从中医学论人体平衡(一)

中医学认为,人是一个阴阳合一的复杂有机整体,即所谓“人生有形,不离阴阳” (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)。正常的生命活动,是阴阳二者对立统一的结果。健康人被称为“平人” (《素问·调经论》)或“阴阳和平之人” (《灵枢·通天》),其标志是“阴平阳秘” (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)。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,实现的前提于外是要做到天人合一,正邪相安;于内是脏腑、经络、气血等在各自履职尽责的同时,还要相互协调配合,相适相谐,不致出偏,达成各局部环节的平衡,如藏泻、气血、营卫、升降、襄热、燥湿等,进而达到整体平衡。兹择其升降、寒热、燥湿二个方面的平衡加以梳理阐述

升降平衡

气,是一种具有很强活力、呈弥散流动状态的精微物质,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气聚则生气散则死,可以说生命活动取决于气的不断运动而致的各种变化,而气的运动形式又无外乎升降出入。这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均有着充分的体现,甚而成为生命活动的标志,即所谓“出入废则神机化灭,升降息则气立孤危。故非出入,则无以生长壮老已:非升降,则无以生长化收藏” (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) 。

气的升与降、出与入是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运动。无论是呼吸的吐故纳新,还是饮食物的摄入和排泄,都必须是有出有入,有升有降,一切功能活动都是在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过程中完成的。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主要有脾与胃、肝与肺、心与肾。其中脾与胃为升降之中轴,肝与肺为升降之轮,心与肾为升降之根本。

脾升胃降

二者共居中州,脾主升清,运精微与津液上达,胃主降浊,降食糜与糟粕下行。作为后天之本,“脾宜升则健(《临证指南医案》)。脾升胃降对于人体全身气机的调节起中轴枢转的作用,黄元御对此有着深刻而胃宜降则和”形象的认识,谓“四维之病,悉因于中气。中气者,和济水火之机,升降金木之轴。”“土者,水火金木之中气,左旋则化木火,右转则化金水,实四象之父母也。”“脾升则肝肾亦升,故水木不郁;胃降则心肺亦降,故火金不滞。”近代医家彭子益承此意进一步论证:“中气左旋则木火左升,中气右转则金水右降,转者由上而下,旋者由下而上。中气为轴,四维为轮。”即中土脾升胃降为一身太极的枢纽,在此枢纽的升降带动下,肝木、肺金、心火、肾水四维均绕其周而旋转,共同完成人体生命的气化圆运动。

肝升肺降

根据自然规律及人体肝、肺的功能特点,《素问·刺禁论》揭示了“肝生于左,肺藏于右”的气机升降规律。一方面,东方属木,万物之所始生,以肝配木,具有春阳升发之气,故肝从左而升,西方属金,万物之所收敛,以肺配金,具有肃杀收敛之性,故肺气从右而降。如王冰言: “肝象木,旺于春,春阳发生,故生于左也..肺象金,旺于秋,秋阴收杀,故藏于右。”叶天士也说: “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,肝从左而升,肺从右而降,升降得宜,则气机舒展。”另一方面,“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” 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,而左为阳、主升,右为阴、主降,从而形成了一个肝升肺降的循环,对于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及指导临床治疗皆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心降肾升

从阴阳交感的观点看,天地之气居上者应降,在下者当升,人体中五脏之气居上者应降,居下者当升。如心位居于上而属阳,主火,其性主动;肾位居于下而属阴,主水,其性主静。心火须下降于肾,与肾阳共同温照肾阴,使肾水不赛。肾水须上济于心,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,使心火不亢。此即谓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,即“心肾相交,全凭开降。而心气之降,由于肾气之升,肾气之升,又因心气之降” (《慎斋遗书》)。这种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关系,其意义并不局限在两脏间的功能协调,更是全身气机升降的动力,此如朱丹溪言:“人之有生,心为之火,居上;肾为之水,居下。水能升而火能降,一升一降,无有穷已,故生意存焉。

"阴升阳降”是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气的共同运行规律。正如《医源》说: “天地之道,阴阳而已,阴阳之道,升降而已...身之内,非阳伤则阴损。阳伤者不升,阴损者不降。不降不升,而生生之机息矣。”此外须知,气机升降并非垂直状态,而是类似于太极圆转的升降。唯此才有可能于旋转之中升极而降,降极而升,升降相因,相互协调,相反相成脏腑气机升降失常,其形式可见: 升降不及,如脾虚则清气不升,而可见头晕、便湾;肺虚则宣肃无权,而可见呼吸少气、咳嗽喘促等。再如大肠传导无力,则糟粕停滞而便秘。升降太过,如六腑通降太过,就会出现腹泻及尿频量多,甚至滑脱不禁等症。再如肝气升发太过则肝气上逆,形成肝阳上亢、肝火上炎,而见头量头痛、面红目赤等。升降逆乱,即升降反作,如脾虚气陷而为泄泻、脱肛,胃气不降,上逆发为喷气、呕吐;心火不降,肾水不升,则为心肾不交发为心烦失眠、遗精腰酸等病变。升降失常的调理,则是根据辨证结论,结合药物的升降浮沉加以纠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