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中医学论人体平衡(二)

寒热平衡

自然界的赛热,取决于阳气的盛衰,即阳盛则热,阳衰则寒。人体亦是这样。阳气之于人,“若天与日,失其所能温养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,运行气血,蒸津化液,固护肌表,抵御阴则折寿而不彰”(《素问生气诵天论》),寒,为生发之根本

尽管如此,调适寒温还是需要阳气与阴液二者通过相互制约、调节来完成,否则就会出现寒热的异常。由此说来,寒热其实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,如“阳胜则热,阴胜则寒” 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,“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,阳盛则外热,阴盛则内寒” (《素问·调经论》)。具体说来,阴邪致病容易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,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,均可表现为寒证,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,或是阴液亏损、无力制阳而阳气偏亢,均可表现为热证。

保持塞热平衡,须利用药物之寒热加以纠正,即“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),“疗寒以热药,疗热以寒药” (《神农本草经》) 。

燥湿平衡

燥与湿是阴阳变化的两种形式,是相对立的两种状态。《医门法律》说:“燥之与湿,有霄壤之殊.....水流湿火就燥,各从其类,此胜彼负,两不相谋。”湿即弥散状态的水,其形成自然取决于水之多少,水多则湿,水少则燥;同时也取决于水之利用情况,与其气化与输布过程直接相关

在正常状态下,燥湿相济,保持不干不润的动态平衡,病则盈亏失调,互为影响,可以转化,也可相兼。其病理特点为“燥胜则干””“湿胜则濡泄” 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。燥表现为阴血津液的亏耗不足,湿表现为津液不能输化而停留。由于水津分布不均,病变中有时甚至还可呈现“燥中有湿,湿中有燥” (《读医随笔》)的错杂局面。

脏腑因功能不同,对燥湿的要求也有所不同。湿气通于脾,外来之湿主要对脾产生影响而易见湿困脾,燥气通于肺,外界之燥主要对肺产生影响而多见燥伤肺。因此,脾湿、肺燥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病理状态。此外,因于受纳、腐熟的需要,胃则喜湿恶燥;因主藏精而“肾恶燥”(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) : 肝为刚脏而喜柔润等

保持燥湿平衡,须根据所居之处,燥则润之,如润肺、柔肝、滋肾等,湿则除之,自外来者宜化湿,居中焦者宜燥湿,停中、下二焦者宜利湿等。

在中医学看来,疾病的发生是正邪失调造成阴阳失衡的结果,即所谓阴阳失衡,百病由生,而疾病的治疗则是通过干预措施纠偏,恢复阴阳平衡的过程,其关键是要始终把握制衡,调理好气机的升降出入,调节好体内的温度、湿度。其总体要求是“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)。

(注: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