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气即为元气
真气出自《黄帝内经》。单从《黄帝内》原文来看,真气包合一身之气、经气、正气、心气等多重含义,因而学者对真气的内涵及真气与元气的关系产生了不同观点。实际上,《黄帝内经》在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过程中,接受了哲学中人票天地之气而生、人由气聚而成的观点。与此同时,《黄帝内经》为详细阐述人体生命活动、生理病理特点、诊治养生方法等内容,进一步将哲学形而上的气论转化为形而下的具体功能物象的存在。因此,《黄帝内经》按照人体之气的不同来源、功能属性、分布位置、形质特征等,将气的概念具体化,如真气、阴气、阳气、营气、卫气、脏腑之气、精气、神气、水谷之气等。
故《黄帝内经》的“真气”指人体本原、本始之气,为人身生而固有的、非外来的、既“所受于天” (《灵刺节真邪》),又包括人一身之气。这也就与前文探讨的“元气”极为接近。真气在人体不同部位或发挥不同功用时就有了具体的、不同的指向,如张介宾在《类经》中所言:“真气,即元气也....然钟于未生之初者,日先天之气;成于已生之后者,日后天之气。气在阳分即阳气,在阴即阴气,在表日卫气,在里日营气,在脾日充气,在胃日胃气.在上焦日宗气,在中焦日中气,在下焦日元阴元阳之气,皆无非其别名耳。”“以名命气,谓正其名则气有所属。因此,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真气”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本文所论述的“元气”。
元气为正气的关键组成部分
《黄帝内经》首提“正气”,后世多将其作为与病邪之气相对而言的概念(其“正风”之义本文不作讨论),为病机邪正斗争中的关键。但对于正气的具体所指,以及正气与真气、元气的关系,学界多有不同观点
根据前文所述,人一身之气实际上可分为先天元气与后天的水谷之气、呼吸之气,皆为人生理之气。正气之于人身,即人一身生理之气,可包括元气、水谷之气、呼吸之气,仅因其功能而命名为“正气”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云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千”,,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日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正气对于人体而言,具有抗邪的功能。正气亏虚,则外邪易侵袭人体而生病,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云“风雨寒热,不得虚,邪不能独伤人”,《灵枢·口问》亦云“故邪之所在,皆为不足”。疾病的发展过程即正邪相争的过程,若正胜邪,则病易愈,邪胜正,则病进而难愈。
虽历代医家对于正气的理解也有不同观点,但实际上在论述正气时强调的多为元气的作用,如《古今医统大全·脉明表里虚实》云:“虚者元气之自虚,精神耗散,气力衰竭也。实者邪贼之气实,由正气之本虚,邪得乘之,非元气之自实也。”此处气之虚实均强调元气而言,因元气虚,故正气为虚。因此,元气与正气虽内涵并不完全相同,但与病邪相对而言,其实质是相同的。元气足则正气足,元气实则抗邪有力,元气虚则外邪易侵,如《不居集·攻补托三法论》云:“若元气大虚,正不胜邪,兼用补托之法。
究其根源,因水谷之气、呼吸之气可充养先天元气,元气化生脏腑精气、营卫之气,脏腑坚实,气血畅通,内外和调,则邪不能害。所以医家强调元气,实际上也是强调正气的一种表达。总的来说,元气与正气相对而言,正气的范围大于元气,而元气实为正气中的关键。